新闻

首页 > 书记院长说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拓宽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黄驰  日期:2023-06-16  审核:yl23455永利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也需要更多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端人才。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增强国际话语权有信心、也有底气。然而,目前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社会对我们存在不少或刻意或无意的误解和误读。当代大学生理应勇担时代重任,学好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并共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将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针对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明确提出“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三变、两新、两大”要求。2020年5月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 “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5年和2020年两次出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助力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而且还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优质人才。鉴于此,针对大学英语多年来以应试教育为主、四六级过关后学生对英语学习莫衷一是,以及英语专业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学生批判创新思维能力薄弱的现象,外国语学院依循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思路,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本科生展开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思想引领、理论先行

近十几年来,我国基本完成了对长期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的高等教育范式的革新,业已达成本科通才及素质教育、研究生院专才教育的基本共识,高等教育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强调基于人文关怀和人类情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新思潮。置身于国际国内的改革浪潮,外国语学院因势而动,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重构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修订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了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传统上,大学英语教学一贯强调应试教育,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成为英文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新文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特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

学院老师的专著《跨文化理论与英语教学融合研究》及教改论文“Talents-oriented Action o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al Reform”(“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基于教育部相关文件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梳理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功能和目标,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相关性以及跨文化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阐明了跨文化教学课堂活动的可行性。这为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改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类高校国际化教育改革探索”,分析了以yl23455永利为代表的工程类院校国际化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创新工程教育理念改革,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科人才,以及完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建议。

在理论指导及对兄弟高校的充分调研下,结合本校自2015年开始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明显提高的实际,外国语学院于2016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通用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理工院系为科技英语、文管院系为人文英语)三大类课程为主体,以英语演讲、媒体英语视听说等为辅助,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图1: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2.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世界多极化、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地区冷热冲突危机重重的21世纪,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图谋从未消减。然而,出于语言学习需求,英语专业学生长期浸润于西方文化,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极易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蒙蔽,“崇洋媚外”思想也难免滋生蔓延

为此,除加强对老师、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加大教材审定的力度之外,外国语学院于2016年和2018年两度组织修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增设“中国文化概要”、“英汉语言文化比较”、“批判思维”、“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商务沟通”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

老师们示范引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引入中西文学文化对比,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既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增强学生的学术能力。学院老师出版的英文教材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作为辅助资料,帮助同学们初步认知中西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习俗、文化寓意等的差异性,为同学们养成批判思维、树立正确三观打下良好基础。老师专著《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解读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分析了正确阐释和翻译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著《英美女性文学的艺术价值与美学探讨》为文学作品的鉴赏提供了示范和参考,帮助学生提升英美文学鉴赏力及中外作家作品的分析批判能力。

图2: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路径

二、知行合一、实践真知

1.第一课堂深度挖潜,学生跨文化批判意识明显加强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思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立德树人的培养力度大力提升。“大学英语3”领衔课程思政,在训练学生英语阅读、写作、翻译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其用英语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听说能力,成功地寓价值观引导于语言学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大学英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中国文化视听说》第一单元讲授中国儒家文化里的“仁”,引导学生关注“仁爱”的当代社会意义以及“仁者爱人”与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关系,并对比批判美国政客在新冠疫情下对人民生命的漠视。在第八单元讲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现代科技及新四大发明,由此分析“中国梦”的内涵,并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提交的课堂作业、PPT展示、视频制作及各种反馈来看,学生从课堂教育中受益匪浅,极大地增进了文化自信、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均得以大幅提升。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老师们加大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力度。“英国文学”老师讲解《威尼斯商人》时,引导同学们分析探讨西方文化里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受此启发,有同学基于《威尼斯商人》,在本科毕业论文“An Un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Shylock in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结合史料举证揭露西方基督教世界的虚伪,得到国内某名牌外语院校的高度认可,极大助力该生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有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跨文化交际和创新思辨能力得到深度挖潜,本科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因其卓越的思辨能力和潜在的学术能力,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QS世界排名38)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2.第二课堂全面推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显著提升

除了第一课堂教育,外国语学院还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延伸至第二课堂: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跨文化校园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发表学术论文,创建“成信大跨文化交际”微信公众号。

(1)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科竞赛成绩卓著

外国语学院每年组织全校性的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和翻译比赛、全国口译大赛初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英语学科赛事。承办校内两年一度的“外语文化节”,带领外语俱乐部组织每周一次的英语口语角,组织多场跨文化主题的讲座。2020年下半年还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了“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跨文化交际系列主题活动,包括跨文化征文比赛、跨文化主题英语口语角、跨文化英语知识竞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各项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对比中西文化,通过阅读、写作、讲述等方式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3:部分第二课堂活动海报

受益于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跨文化英语活动,同学们学业成效显著提升。有同学在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决赛中畅想未来中国,坚定理想信念,抒发家国情怀,历史性地在这一外语界最权威的赛事中夺得国赛二等奖,取得yl23455永利参赛史上的最好成绩。还有同学在20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主办的由40多个国家的学生参与的国际青少年模拟联合国视讯辩论大会上,模拟加纳外交官讨论难民问题,一举夺得Best Position,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大陆学生。有同学在第23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以新颖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获得川渝赛区决赛二等奖。有同学围绕演讲主题“Challenge to All”,指出负面刻板印象的弊端,提出和谐包容的重要性,倡导通过文化输出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获得2020四川省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演讲比赛二等奖。2019年学院首次承办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川渝赛区决赛,本校学生一举夺得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022年,学院承办首届四川省“外教社杯”跨文化能力大赛,yl23455永利学术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共有73个团队(共219人)报名参赛,不仅校内申报作品数量远超其他省份承办高校,而且省决赛承办质量高,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

图4:部分学生获奖证书展示

(2)学生创新创业、学术论文发表突飞猛进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多名学生相继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大创项目“琛舟手工艺工作室”利用网络平台和英语技能,将自制的传统手工艺制品销售海内外,既体现了讲究技艺的“匠人”精神,也传承、传播了中国手工艺文化。校级大创项目“成都市区不规范英语公示语的发现与改正”,为有关部门提升成都的城市形象提供了参考。





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发表从无到有,近年呈蓬勃发展势头,内容涉及中西文化比较、中西文学鉴赏、中西教育研究等。

图5:2016-2021年学生学业突破性成效 图6:2016-2021年学生学业增长成效

总体而言,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努力奋进、开拓创新,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英语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美国文学》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英语3:跨文化交际英语》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外国语学院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主动更新理念,明确外语学习的新内涵和新使命,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站位,培养他们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产业需求导向、学科交叉融合 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下一条:物流学院:全面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

关闭

航空港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028-85966502

龙泉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邮编:610103 |电话:028-84833333

yl23455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川公网安备 蜀ICP备